联系我们

人生就是博官网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> 人生就是博官网 >

人生就是一次康波读懂这四个周期让你的人生好一点

来源:未知 发布时间:2023-02-01 09:59

  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、被誉为“周期天王”的周金涛先生(已故)说,我们每个人财富的积累,其实是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阶段带给你的机会,而不是你自己多有本事。

  它并不总是在增长,而是表现出像四季一样反复轮回的规律性和周期性,繁荣(夏天),衰退(秋天),萧条(冬天),复苏(春天),周而复始,真的是像极了我们的四季。

 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(C Juglar)第一次发现这种周期性的反复,并由此建立了朱格拉周期。

  在朱格拉之前,大部分的经济研究者都知道有“经济危机”的存在,但并没有意识到,这个“危机”会周期性反复出现。那个时候,经济研究的基调是“我们一定做错了什么”,才导致了“经济危机”的出现。

  而朱格拉则提出:“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”。经济衰退和萧条,都说明经济在正常运行的轨道上。

  所以后来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这样评价朱格拉:他发现了新大陆,而在此之前,有些人只是发现了大陆附近的一些岛屿。

  学术上对经济周期的解释,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、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,表现为国民总产出、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。

  经济会呈现出怎样的周期性反复,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呈现?这个问题让很多人着迷,历史上也有大量经济学家投入到经济周期的研究之中。

  我们今天把历史上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,做一个简版普及,抛砖引玉。无论作为一个创业者,还是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个体,懂得一些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,才能真正做到顺势而为。

  周金涛先生认为,一个人一生中所能获得的机会,理论上只有三次,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有抓到,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;抓到一个,你就至少能够成为中产阶级。(摘自2016年周金涛在上海清算所的演讲《人生就是一场康波》)

 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经济周期论和它们的主要内容。这里我们没有按照不同周期发现的先后次序,而是按照周期的长短,由短到长来排序,便于大家关联理解。

  基钦周期是美国经济学家基钦(J·Kitchen)于1923年提出来的。其波动周期为3~4年。因为周期时间短,也叫短周期。

  了解系统思考理论的同学应该很熟悉系统思考里的啤酒游戏,因为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的层次,每个层次又存在着大量的要素,系统终端经过层层加码把需求信息传递到顶端的过程中,存在“时间滞延”。这种时间滞延会导致上下游的决策出现偏差(放到全国市场,这个偏差会巨大),导致库存在不足和过剩中的波动。

  “不足”就要增加生产,而“过剩”则减少生产,由此对应了一个以3-4年为周期的经济波动(简化描述)。对这个波动的预测,则为聪明的投资者提供了提前潜伏的赚钱机会。基钦周期扩张期,股票市场⼀般是⽜市或强平衡市,基钦周期收缩期,股票市场⼀般是弱平衡市或熊市。

  朱格拉周期是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(C Juglar)于1862年提出的。其波动周期为9-10年,基本上是3个基钦周期的跨度。朱格拉周期按照周期时间长度被称作中周期。

  朱格拉周期是以“设备投资”驱动的波动周期。很多时候也叫“固定资产投资周期”。

  朱格拉认为,社会大生产中的机器设备由于存在磨损折旧、技术替代等因素,往往存在一定的更新周期。当机器设备开始大量更新换代时,固定资产投资将大幅增加,推动经济进入繁荣期,而后随着设备更新完成,固定资产投资回落,经济周期将转为衰退。

  设备的周期性替代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变化,而这个周期,大概在9-10年左右。

 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(S·Kuznets)在1930年提出。其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。

  20年差不多正好是一代人的时间间隔,决定库兹涅茨周期的,一是居民财产购建,二是人口转移。说得通俗点就是人口增长,城镇化。

  所以这个周期也叫建筑业周期,或者房地产周期,后来的学者认为人口驱动的因素更大,所以也有认为更恰当的称呼应该是人口周期。

  库兹涅茨周期的大概原理,是人口移动带来房租上涨,并由此开始带动房价上涨,然后贷款意愿增加,再加上资本助推,进一步促进房价上涨,开发商加大开发力度。当房价被推高到一定程度,供大于求,房价开始掉头往下。此后,银行信贷收缩,消费者购房能力下降,需求进一步减少,开发商等企业负债压力增大,开始收缩业务,大量劳动力失业,人们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意愿也会大幅降低,经济进入萧条期。

  有人认为,我们的房地产从1998年的房改到2013年新开住房到达顶点,这15年左右是这一轮库兹涅茨周期的上升期,而从14年到19年的5年左右为这一波周期的下降期。

  但实际上,由于我国的特殊性,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并不是特别契合库兹涅茨周期,而是呈现出明显3-5年的短周期。

  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(N·D·Codrulieff)于1926年提出,其波动周期为50-60年。后人简称“康波周期”。

  康德拉季耶夫检测了从18世纪末到他发表论文时的时间序列,发现了这个超长的经济波动周期。

  康德拉季耶夫用资本过度投入来解释经济的波动,过度投资会导致市场供给过多,然后便是衰退,直到有新的技术发明最终带来新一轮投资的井喷,所以在过去人类历史上的5次康波周期中,每次都能看到革命性创新技术的出现。

  按照康波周期的一般划分方式,我们正处在第五康波周期的萧条期,而历史上每次康波周期的萧条期都伴随着战争、饥荒……

 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,也是公认的创新理论之父,则把基钦周期、朱格拉周期、以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进行了综合分析(库兹涅茨周期没有考虑在内),认为长周期的不同阶段仍然存在中周期的波动,而中周期的不同阶段仍然存在短周期的波动。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,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。

  他以三次重大创新为标志将资本主义经济划分为三个长周期:1780~1842年的“产业革命时期”;1842—1897年的“蒸汽和钢铁时期”;1897年以后的“电气、化工和汽车时期”。

  被称为“周期天王”的周金涛正是根据这个综合分析,做出了“你的人生就是一次康波”的论述,也许对创业者、对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更有思考和参考价值。

  60年的康波周期中会套着三个房地产周期(库兹涅茨周期),20年波动一次。

  所以你的人生就是一次康波,三次房地产周期,九次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十八次库存周期。

  人的一生大致就是这样的过程。有时候我们成功了,可能只是周期的成功;有时候我们失败了,也可能是周期的失败。也许洒脱一点,云淡风轻,才是更好的人生态度。

网站首页|人生就是博官网|人生就是博尊龙d88|尊龙人生就是博AG旗舰厅|